(资料图)
“村村点火,户户冒烟”,这是山西太谷县玛钢铸造业当年的真实写照。上世纪90年代,该县玛钢铸造企业一度发展到150多家,产量猛增到20万吨,行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3万人。
玛钢铸造业为太谷县税收增长、拉动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,但产业无序竞争、污染环境等问题也日益严重。“如何才能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?”太谷县制定了玛钢铸造业规模化、集群化、标准化的发展规划,大量无证经营、假冒伪劣、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被关闭,一些重视技改、环保的玛钢铸造企业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。与此同时,资金需求量也空前加大,资金短缺一度成了制约这些企业发展的瓶颈。
为了助推当地这一支柱产业焕发新生,真正发挥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。多年来,太谷农商银行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支持,创新研发各类金融产品,改进服务模式,持续推动农商银行与小微企业的“鱼水”关系,和当地经济同频共振为加快产业振兴、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卡耐夫集团(山西)管道系统有限公司是太谷玛钢产业的领军企业,在一轮又一轮的玛钢产业变革中,太谷农商银行结合新形势、新政策,根据该公司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,适时为该企业提供精细化、专业化的定制服务,引导该企业在技术引领、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,现代化、智能化、网络化水平逐步提升。一路走来,公司在太谷农商银行的扶持下从最初的手工浇铸、镀锌、加工。发展到如今的全自动化生产线、生产车间升级改造、设备持续更新,行业优势越来越明显。公司负责人周永军向《农村金融时报》记者介绍:“早在2009年5月份,我从当时还叫农信社的太谷农商银行第一次贷到了180万元,以当时的条件,这个额度在辖区内也算是比较大的,刚开始我仅仅是做机加工,厂子规模也比较小,在太谷农商银行的一路相伴和扶持之下,我们不断超越、破旧立新,让卡耐夫品牌享誉全国。去年,我公司投资全自动化铸造生产线5条,机加工生产设备百余台,智能立体库、三万五千伏变电站、沟槽机加工车间,总投资亿元,太谷农商银行及时为我们注入3000万元信贷资金,极大地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。”
太谷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《农村金融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金融支持地方玛钢产业发展上,太谷农商银行多角度、全方位发力,主动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,与铸造园区、玛钢协会联合发力,重新拟定了新的战略规划,聚焦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进行深入分析,以本地“龙头企业”为核心,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全链条产业创新服务功能,助力玛钢企业绿色化、智能化、创新化、集群化发展,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特色专业镇建设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支持玛钢企业转型升级授信近10亿元,惠及辖内63户玛钢企业。
记者了解到,去年9月份,太谷玛钢被山西列为首批十大省级重点专业镇之一,太谷农商银行抢抓战略机遇,围绕“主导+特色”产业体系,通过“1+n”扶持模式,以存量的玛钢企业客户为核心,组织召开下游经销商客户的银企对接会议,围绕3000余户在外经销商进行下游客户批量拓展,在助力玛钢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,培育新的竞争优势,拓展新的市场空间,促进产业形成链条延伸、集群共进的局面。
该行立足玛钢行业发展实际,重点推出乡亲贷、惠企贷、产业贷三大产品,并出台了《助力山西特色专业镇建设开展玛钢铸造全产业链专项营销活动方案》,从团队、产品、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再安排、再统一、再明确。此外,组织营销小组分批进行集中培训,针对前期梳理出的客户清单进行精准分类。今年2月中旬,该行以支行为单位组成营销小组奔赴各省市开展调查走访,认真倾听玛钢经销商的发展规划和金融诉求。营销小组调查核实后,现场办公,采集信息、线上协调、系统受理,对急需资金的客户第一时间为其办理贷款,短短两周时间,已覆盖武汉、西安、银川、西宁等14个城市,新走访对接商户101户,乡亲贷意向客户48户,意向授信3000余万元;产业贷意向客户4户、意向授信1200万元。
(文章来源:证券日报)
关键词: